2月10日,《中国绿色时报》刊发了《2021中国自然教育热点事件盘点》一文,通过对热点事件的梳理,我们发现从国家政策到地区实践,从生态文明到生物多样性,从知识产出到丰富活动,中国的自然教育在充满不确定性的一年中依旧韧性发展,蓬勃向上。回顾过去、审视现在、展望未来具有更大的现实意义,期待自然教育行业从业者可以更好地把握机遇,应对挑战。
回顾过往
中国自然教育的发展与环境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20世纪90年代,政府颁布环境教育相关规定推动了全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民间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兴起,自然教育的探索实践使公众环境意识不断提升,自然保护地等场域也开始逐渐为公众提供自然教育设施与活动场所,中国环境教育的发展成为孕育自然教育的土壤。
2009年“自然教育”正式被民间机构用作项目名称及主要业务,中国自然教育进入萌芽期;书籍《林间最后的小孩》翻译出版及《城市中孩子与自然亲密度的调查报告》的发布让“自然缺失症”进入公众视野并带来反思;随后,自然教育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机构间的互动合作增加,全国自然教育网络平台应运而生,自然教育作为新兴行业,慢慢有了由点到面发展之势。
2014年第一届全国自然教育论坛在厦门举办,随后每年举办一次,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公益平台,民间自然教育的发展得到各地政府的关注、肯定与支持,开始颁布相关政策,特别是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关于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社会功能,大力开展自然教育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了自然教育的快速发展。
纵观自然教育10余年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自然教育是当下中国新时代背景与社会环境下应运而生的产物,它受到了《林间最后的小孩》的催化,借鉴了日本自然学校的理念和模式,受到了欧美环境教育、户外教育、森林教育等体系的影响,但却不是任何一种国际模式的简单复制。它是根植于中国本土文化土壤,呼应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从而形成的独特的新兴行业形态,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概念和体系。它的发展具有明显的民间自发性,是民众结合时代发展和个人成长的社会需求自发提出的理念,是自然教育实践者们身体力行、探索行动的体现;它的蓬勃发展得益于政府的支持推动,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得以落地生根的基础,代表了社会公众在国家生态保护战略推动下,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努力和期待。
审视现在
自然教育的诞生顺应社会的需求,发展也应该顺应时代变迁的需求。走过不平凡的2021年,中国自然教育发展驶入了快车道。
伴随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也开启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自然教育政策利好优势不断扩大。
“十四五”开局,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格局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自然中实践,倡导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自然教育作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助力,迎来了新的政策窗口:《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的顺利召开、首批国家公园正式设立等重大事件在进一步激发人们深入思考自然、保护地与教育关系的同时,为自然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双减”政策的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的深入推进等在构建新的发展格局的同时,为自然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面对诸多机遇,如何更紧密地与双碳目标、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生态文明建设大目标相结合,如何与“双减”、劳动教育等教育改革发展相结合,如何更好地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绿色发展、助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对自然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
伴随着有利于自然教育行业发展的宏观政策不断发布,自然教育也开始进入越来越多相关部门的视野,获得政府的大力推动,呈现明显的省域特色。
福建省15个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进自然教育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省建成自然教育基地(学校)100处以上,培育自然教育特色品牌15个以上,培养一批自然教育骨干人才队伍,实现1000万青少年走进森林目标。
广东省将自然教育写入《广东省生态文明建设“十四五”规划》,这是自然教育第一次被写入省级发展规划中,在此之前,广东省以建设自然教育示范省为目标,先后成立全国首个省级自然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国内首个跨区域、跨界联合的粤港澳自然教育联盟和全国首个省级自然教育专业委员会等,促进广东省自然教育工作走在全国前列。
四川省2021年发布《四川省自然教育基地评定公示》,将不符合条件者予以摘牌并公示。四川省自2007年开始推进自然教育,围绕政策支撑、自然教育场域和主体培育、人才队伍建设、品牌示范项目建设,以及标准建设等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四川省的自然教育充满活力。
伴随着自然教育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人进入自然教育行业,对获得专业系统的理论知识、素质能力的需求尤为迫切,自然教育理论体系建设呼之欲出。
中国的自然教育在过去10余年发展速度远远快于知识沉淀积累的速度,自然教育的理论知识以引进为主,本土的书籍则主要聚焦具体的议题方法。知网显示,自2013年开始,以自然教育为主题或关键词的现代意义上的自然教育方面的硕士研究论文共200多篇,主要集中在农林院校、师范院校等高校。《自然教育通识》2020年面世,是国内第一本基于中国本土实践经验梳理总结的关于自然教育通识内容的知识产品,聚合了国内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老师的基础共识,帮助进入自然教育领域的从业者构建起系统、基础的教育认知,这是自然教育行业知识积累、理论体系建构的开始。
自然教育发展面临诸多机遇与挑战,其中人才问题是自然教育行业长期存在的“短板”,多年来,多方尝试多元解决,以扭转自然教育人才“稀缺”的局面。
在职业层面的人才培养方面。一是面向自然教育导师提供培训,如全国自然教育网络的基础培训、中国林学会自然教育师培训、一线自然教育机构提供的专项能力培训等;二是不同的单位拟定自然教育导师标准规范,如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联合广东省林业局印发《广东省林业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评价标准条件》,将自然教育列入林业人才职称评定范围,中国林学会2022年发布《自然教育师规范》。
在高校本科、高职人才培养方面。以公开课、专业选修课的方式进行培养,如四川大学王钊老师开设博物学与自然教育公开课,将与自然教育相关的内容整合在“环境教育”“热点环境问题探讨”等通识课中;如北京林业大学王清春老师开设的《自然教育导论》选修课,内容涵盖自然教育的基本理论、资源调查评价方法、基地建设与管理模式、课程开发与技巧等。
展望未来
经过10余年发展,自然教育从应对“自然缺失症”这种社会现象逐步发展成自然教育行业。作为一个独特的新兴行业,自然教育逐步从萌芽阶段走向规范化和专业化的发展阶段,未来自然教育有着光明的前景。
自然教育开展内容进一步形成“在地化”局面。
在《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上,我国正式宣布设立第一批国家公园,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的重要性再次被提出。其中在保护的前提下,在自然保护地控制区内划定适当区域开展生态教育、自然体验、生态旅游等活动,构建高品质、多样化的生态产品体系成为国家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未来,基于每个保护地的自然文化特色和主要服务人群规划有特色的自然教育中心,提供基于“在地化”生态环境特色的自然教育服务,使全民共享保护成果,共同提升保护素养,推动保护目标的实现,将成为重要的发展趋势。
自然教育场域布局进一步形成“城乡并重”局面。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有9亿多,占总人口的63.89%,较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上升了14.21个百分点。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经济发展、物质生活更为丰富的同时,环境压力、自然缺失症等挑战可能会更加严峻,城市儿童需要在日常的生活场景中,建立与自然的联结,城市将成为自然教育的“主战场”。一方面由此诞生的以家庭为单位,自发的、灵活的、小规模的自然教育共同体将成为新的形态;另一方面,自然教育将变体验城市自然资源为助力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城市生态环境营造,有效推动城市自然环境的修复和保护。
相比“主战场”,乡村对自然教育如同璞玉,有极大的开发价值。随着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乡村振兴国家发展战略全面推进,对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终极目标规划提出了诸多要求,自然教育的价值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新指引,乡村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文化底蕴也为自然教育提供了新的想象空间。
自然教育实施主体进一步形成“校内外结合”局面。
教育新政频频出台,全国关注森林活动组委会启动了三亿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明确提出逐步把青少年进森林研学教育活动融入中小学校教育目标。“双减”政策让学生有时间精力参与到自然教育中,这些都表明自然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结合开始步入正轨,自然教育获得新的发展空间。
发展建议
基于此,扎实的软件基础、专业的人才队伍、多元的行业生态、规范可持续的行业发展是当前中国自然教育领域关注的重点,也是亟待解决的难点。具体的解决思路如下:
一、制定自然教育发展规划,推动政策落地,促进跨部门合作。
从5年甚至更长远的战略角度,制定自然教育发展规划,积极推动自然教育相关政策制定与落地,推动不同部门的合作,为自然教育发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如与教育部门合作,促进自然教育与学校的科学教育、实践教育相结合,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促进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升;如与妇联部门合作,共同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如与住建部、城市管理部门合作,为生态城市建设、城市自然环境修复等提供新思路……
二、建立健全自然教育相关标准规范,促进行业科学化、规范化发展。
通过制定行业标准和推进相关立法使自然教育行业正规化,将自然教育更好地定位为一种专业工作,并使整个行业标准清晰一致。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自然教育依然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如何平衡规范专业与多元发展活力?如何评估自然教育产业链上哪些可以标准化规范化,哪些不能?其中可以考虑的思路有:可以推动以中国林学会为代表颁布的团体标准优化发展成为行业标准,甚至是国家标准;可以评估广东、四川等地推动的地方标准的试验经验是否具有示范意义,以在更大范围推广……
三、建立自然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为自然教育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发展人才提供支持。
专业人才始终是自然教育行业的第一生产力,随着社会公众的需求不断变化,自然教育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对行业提供的各项服务需求也不断复合化,要求在知识上更综合、在能力上更多元。建立学校职业人才的培养和社会在职层面的人才培养相互补充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是重要的解决思路。
四、建设行业数据库,推动行业基础研究,为行业良性发展提供科学指引。
随着自然教育行业体量的不断增大,通过行业数据库呈现自然教育机构的经营状况、存续情况、增长态势,呈现自然教育从业者的整体规模、构成分布、素养能力等,动态掌握行业发展的整体情况及趋势。并在此基础上鼓励组建自然教育科学研究团队,推动自然教育成效评估等研究,为行业良性发展争取更多政策空间、提供科学指引。
中国自然教育走过了迅速发展的10多年,近几年疫情为其未来发展带来更多不确定性,道阻且长,行则将至,让我们行而不辍,未来可期!
服务流程
Services
10760-86320799
项目咨询
2约见工程师
上门洽谈设计方案
3确认方案
并签署施工合同
4工程项目
立项进场施工
5严格把控质量,
满意竣工验收
6南方体育工程为您
提供售后服务